新法速递
 财税专区
 常见刑事疑难问题
 强制措施
 罪名详解
 申诉控告
 减刑假释
 量刑情节
 死刑专区
 涉黑犯罪
 知识产权专区
 常见民商疑难问题
 法学学人
 贪污受贿
 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
 抢劫犯 罪
 盗窃犯罪
 共同犯罪
 企业改制破产重组
 常见行政疑难问题
 English
 建筑工程
 旅游专区
 合同专区
 侵权专区
 房地产专区
 职务犯罪
 公司专区
 劳动仲裁
 司法鉴定
 婚姻家庭
 法律援助
 毒品犯罪

电 话:0891-6342598
手 机:17708993518 13989085118
传 真:
执业证号:15401200710498690
执业机构:西藏明程律师事务所
地 址:拉萨市纳金路尼吉苑B区21号二楼即拉萨市城关区人民法院对面
手 机:17708993518 13989085118
传 真:
执业证号:15401200710498690
执业机构:西藏明程律师事务所
地 址:拉萨市纳金路尼吉苑B区21号二楼即拉萨市城关区人民法院对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窝藏、包庇罪中“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如何理解的请示答复
答复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85年11月7日关于窝藏、包庇罪中“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如何理解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我们认为:
我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三款所说的“事前通谋”,是指窝藏、包庇犯与被窝藏、包庇的犯罪分子,在犯罪活动之前,就谋划或合谋,答应犯罪分子作案后给以窝藏或者包庇的,这和刑法总则规定共犯的主客观要>是一致的。如,反革命分子或其他刑事犯罪分子,在犯罪之前,与行
为人进行策划,行为人分工承担窝藏或答应在追究刑事责任时提供虚假证明来掩盖罪行等等。因此,如果只是知道作案人员要去实施犯罪,事后予以窝藏、包庇或者事先知道作案人员要去实施犯罪,未去报案,犯罪发生后又窝藏、包庇犯罪分子的,都不应以共同犯罪论处,而单独构成窝藏
、包庇罪。
此复。